首页

yapoo系列女王

时间:2025-05-29 17:16:38 作者:国家数据局:全社会“用数”氛围更加浓厚 浏览量:71964

▲旅客在火车站售票大厅排队办理票务业务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

  “十一”假期在即,一些旅客却还在为没有抢到火车票而发愁。为此,除了通过12306官方平台进行候补外,选择第三方平台进行抢票的人也不在少数,希望能通过加价抢票的方式,满足自己回家探亲或旅行出游的愿望。

  但新京报记者发现,不少网友反映,自己的12306平台内出现了陌生乘客的购票出行信息,且无法删除,怀疑自己的信息遭到泄露。而据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,这是由于部分旅客此前通过第三方平台抢票时填写了12306平台的账号、密码,致使第三方平台拿到这些信息后,擅用旅客账户帮他人抢票,从而留下了“陌生人”的痕迹。

  因为买不到车票而求助于第三方购票平台,结果导致个人信息泄露,这恐怕是旅客始料未及的。事实上,旅客信息泄露,其账户被第三方平台擅自用于帮他人购票的事情,之前就有过,只是这一次泄密涉及人数更多,规模和反响更大。那么,个人信息泄露的板子,要打在谁的身上?

  如果不考虑通过不正当技术手段干扰正常抢票秩序等负面因素,第三方购票平台的存在,有其现实合理性;通过付出劳动(为旅客抢票)获取收入,也是正当的。但擅自收集旅客个人信息并用于牟利,就逾越了法律底线。

  根据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律规定,包括第三方购票平台在内,任何主体收集、使用个人信息,都应当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原则。旅客让第三方平台为其抢票,双方实际上订立了一个合同:平台为其抢票,旅客支付报酬。

  如果第三方平台只有获取了旅客12306账号、密码等信息,方可实现合同目的,此时,其获取旅客个人信息就是“必要”的。

  但这种必要性只存在于抢票过程中,也就是合同存续期间。换句话说,无论车票最终抢没抢成,只要有了结果,双方合同即终结。第三方购票平台继续持有旅客个人信息,就不再“必要”,自然也不再“合法、正当”。

▲近日,不少网友反映,自己的12306账户内出现了陌生乘客的购票出行信息。图/社交媒体

  关于个人信息保存期限,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19条明确规定,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应当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时间。据此规定,一旦抢票结束,第三方购票平台,即没有理由拥有旅客任何个人信息;之前获取的所有个人信息,均应删除、销毁。

  然而,事实却是,抢票结束,双方合同不再存在,第三方购票平台却把旅客的12306信息保存下来,并将其当成牟利工具。以此而言,第三方购票平台必须为其信息泄露行为负责。

  在此次事件中,有哪些第三方购票平台公然违反法律,获取、保存、利用旅客信息牟利?该受到怎样的处罚?这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启动相关调查。

  事实上,自从12306上线以来,铁路官方与第三方售票平台间的博弈就一直在进行。对于抢不到火车票的旅客来说,第三方购票平台的存在,让他们多了一种选择;通过第三方平台买到票实现出行愿望的旅客,比例也许不高,但终究大有人在。

  针对此次个人信息泄露事件,铁路部门提醒旅客,“不要使用第三方软件购票”。这样的提醒固然必要,也会有一定作用,但只要火车票“一票难求”的现实依旧,第三方购票平台就仍有其市场空间。

  然而,铁路12306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,这些代抢其实都是灰色业务,难有保障。所以,此次事件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,如果第三方购票平台仍将在当前时间阶段长期存在,如何将其规范在法律轨道内运营。

  对于个人来说,在选择各种所谓代抢服务时,也一定要慎重,切不可为了一时的便利,将个人信息置于风险之中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内车市迎来降价潮,背后原因是什么?

东坡之得名根源于苏轼仰慕白居易。白居易任忠州刺史后,在忠州东坡上栽树赋诗:“朝上东坡步,夕上东坡步。东坡何所爱?爱此新成树。”苏轼贬谪黄州后,躬耕劳作,把一块废弃营地命名为“东坡”,并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。他曾多次以白居易自比,其在黄州时的境遇、心情与当年在忠州的白居易颇为相似。不过,苏轼能融通儒释道思想为我所用,随缘自适,比忠州时的白居易更为乐观旷达。

黑龙江赴粤推介夏季旅游 邀客畅游“一城三线”

当前,金属表面超疏水性能的实现大都依赖于传统的二元协同设计思想,即首先在材料表面制作微/纳米结构,然后再采用低表面能有机物进行修饰,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腐蚀性环境中容易遭受侵蚀性离子的渗透,从而引发超疏水化学耐久性的显著下降。
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“半路出家,研究石刻,完全是出于一种热爱。”为了摸清西藏石刻文化的家底、保护石刻文物并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,格旺2014年开始开展石刻调研工作。他走遍了全区74县区,走访石刻文物遗存点,开展石刻文物遗存点调查,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石刻、石碑进行鉴定及数据采集工作。

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达375家

1978年以来,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,中国持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货物贸易规模稳步扩大;2013年,中国首次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;2023年,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.9万亿美元,占世界比重升至12.4%,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位……3/4个世纪里,中国外贸实现巨大飞跃。

第二届网络空间安全(天津)论坛即将开幕 聚焦全球网络安全合作

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戴着有色眼镜,故意放大中国在疫后经济复苏过程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,极力炒作中国经济通缩、复苏受挫、政策乏力等论调。这些陈词滥调有悖事实,也与许多国际机构和国际人士的观察不符。正如有媒体所指出的,虽然西方媒体热衷于夸大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说法,但许多国际机构仍然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的看法。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,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不会被杂音所干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